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行业新闻 >
天天讯息:文艺志愿者共策“二居”特展,百件画作将再现“花满可园”
来源: 南方plus客户端      时间:2023-02-15 13:56:08

2月14日,20余名文艺志愿者踏着春光,走进岭南画派策源地、“莞邑文脉”传承地的岭南名园——东莞可园,一起聊聊居巢、居廉(合称“二居”)那些事,为月底即将开放的“自是花中第一流——居巢居廉绘画精品特展”建言献策。

据悉,“自是花中第一流——居巢居廉绘画精品特展”为东莞市可园博物馆与东莞市博物馆联动策划的本土原创展览,是2023年“博学东莞”重要展览之一,将展出两馆珍藏“二居”书画精品140件,展览展品之多、质量之高,在近年全国“二居”书画作品展览中十分少见。


(资料图片)

尝试“全民共建博物馆”:邀社会力量策展

近期,为讲好“二居”故事、深挖“可园”文旅IP、擦亮“博学东莞”品牌、助力东莞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,可园博物馆招募特展导赏员、志愿者,开展两期招募会。

当天,志愿者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可园,结合展览主题,再次发现可园中关于花的故事——可园主人张敬修画作兰草的草草草堂、种植兰蕙的滋树台、曾种月牙花的问花小院、连地砖都是桂花设计的桂花厅……可园之中,处处均藏着花的故事。参观过程中,志愿者们手持笔记本,不时记录下感兴趣的知识,不时又拿出手机拍照留念。

活动上,可园博物馆组织展览策展人,为志愿者们开展策展专题介绍,从展陈大纲、重点展品、二居故事等方面展开介绍。《牡丹册页图》《春花图》《花鸟图》……一幅幅二居代表作轮番呈现,其后一个个故事颇受志愿者喜欢。其中,一副具有生活特色的《设色农家风味》最让志愿者惊喜,其上,包括烧鹅等在内的岭南美味被中国画的笔墨和构图勾勒,让人岭南画派的创新由此可以管窥一斑。

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中,可园博物馆邀请志愿者对展览建言献策,一起参与策展过程。“我硕士是学习书法和绘画专业的,我建议展览可以加入一些二居绘画演变的图谱设计,配合播放撞水撞粉技法的讲解视频,同时在展签上多下功夫,讲好二居画作背后的趣事”“我是一名学服装设计的应届毕业生,我们之前学做古装时,曾经穿着旗袍到可园拍照。建议可园可以和学校展开合作,做一些文创的设计”“我觉得这个展览非常好,我们回去以后都会帮忙宣传,也希望博物馆可以拓展本身的宣传渠道,在市民喜爱的公众号、自媒体上做好投放”……现场,不少热衷传统文化的文艺志愿者纷纷提出建议,助力“二居”特展完成最后的策展。

近年首个大规模“二居”展:打响“博学东莞”品牌

据悉,“二居”特展通过深度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,分为“环碧徒古”“可园可以”“十香廉让”三个部分,以桂林环碧园、东莞可园、番禺十香园三个园林作为切入点,完整阐释“二居”的艺术源起、发展以及影响,以园及画,以画见人,以人见精神,全面展现“二居”艺术特色、历史性成就和近代岭南艺术精神。

岭南背靠逶迤五岭,面朝浩瀚大海,历史悠久,人文葳茂。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风俗物候与人文精神,也给予“二居”丰富而独特的创作灵感。探索其艺术生涯,桂林环碧园、东莞可园、番禺十香园三个园林与之息息相关。其中东莞可园时期是“二居”艺术创作的精品期。生活的安逸自在、岭南的繁花似锦、莞邑的乡土风物,汇聚成“二居”腕底春风的至美之境。

“二居”笔下“花鸟”是岭南文化的缩影,是美好幸福的向往,是创新精神的象征,也是至美生活和精神佳境的代名词。如今市民虽与“二居”相隔一个多世纪,但仍可从画面上感受到他们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,对岭南风物的由衷热爱以及对绘画艺术的创新追求。

可园博物馆表示,希望通过展览,让广大艺术爱好者进一步欣赏“二居”活色生香的岭南风格,理解其静水深流的艺术生命,领悟近代岭南艺术精神,感悟兼收并蓄的岭南文化。

【记者】马新杰

【作者】 马新杰
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X 关闭

X 关闭